点火640秒后,火箭成功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驭星二号05星)医学遥感卫星(以下简称人民健康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宣告着这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在茫茫的太空之中,这颗由“武大造★★■★★◆”的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正式亮相★◆■。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平湘介绍,基于人民健康号卫星◆■★■,可建立面向环境健康因素广域综合监测系统,服务于传染病溯源■■◆◆、地方性疾病分析、灾后疫情防控、公共疾病传播与预防等医学遥感应用领域,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健康研究提升健康环境的遥感监测及信息获取能力◆★。同时深度融合遥感观测、信息挖掘、疾病防控、公共卫生、时空分析等学科前沿◆■◆■,为服务人民健康探索新路。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名誉院长李德仁现场观摩发射成功后说:■■◆“这是了不起的壮举。中国人在遥感卫星服务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领域,做出了新的努力和尝试!”
万红慧书记强调,“人民健康号卫星★◆”卫星发射成功只是“第一步”◆■,科研团队后期会进一步完善卫星数据采集各项功能,同时探索建立更大范围的联动机制,把各项宝贵数据挖掘好、整合好、运用好,争取更快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产出世界一流的融合创新成果,致力于解决更多“卡脖子◆◆■■★★”的生命健康难题。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介绍◆■■,遥感是用科学方法诊断地表特征,医学是用科学方法诊断器官和体表特征,二者密切相关■■◆。打破学科壁垒,用■◆“医学+”融合创新理念为人类健康探寻新路,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以改革创新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方向。
人民健康号卫星重量约为60公斤,装备一台可见光高光谱相机和一台紫外多光谱相机■■,具有成像幅宽大、成像时间长、光谱可编程、光谱模式多等诸多优点,满足学科交叉探索需求■◆★★■,可探测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子尊龙新版手机app。卫星同时配备高速数传、大容量存储◆◆、大功率电源,具有成像范围大、光谱选择灵活、数传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四大优势★◆★。
“10、9■■■★◆、8……3、2■◆、1◆◆■■★■,发射◆★◆★■!◆★◆”9月24日上午10时31分41秒,在山东海阳市东方航天港近海海面上,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传出,捷龙三号遥四运载火箭尾部腾起橘色火光和烟雾★★★◆,划破九天■◆、直冲苍穹。
龚健雅院士介绍◆◆★,地球观测组织GEO发布《GEOSS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制定的九大社会服务(健康■◆★、灾害、森林、能源◆◆★■、水体、气候★■■◆、农业◆◆■、生态■◆■、海洋)中,目前唯独缺失针对健康领域的专用遥感监测卫星,在数据源头上限制了医学与遥感信息领域进一步交叉融合。
医学诊断所需的精准物质反演◆★、目标精确定位■★■,广域频繁普查、水土气多模式融合等为遥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人民健康号卫星作为医学与遥感领域的跨界首秀◆■◆■,找到服务健康领域的光谱段组合★◆■“最优解”,是本卫星研制的最大难点,这也直接决定了卫星发射入轨后是否能够真正发挥预期作用◆◆■★★◆。
人民健康号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院长龚健雅介绍,这颗卫星是2022年4月武大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成立全球首家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后◆★■◆★★,“遥感+医学◆■★”推出的首个医工融合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为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科学团队基于人民医院的医学信息和海量数据这个“富矿”◆★★★◆◆,缜密分析,反复论证,多方咨询,并结合健康领域的成果,最终确定了卫星相关的参数,精心选择并精确标定了47个与健康相关的光谱谱段★■◆◆■★,设计了11种区域健康常用诊断模式。人民健康号卫星于2022年8月启动,历时一年完成全部研制和测试工作■★■◆■,并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出厂评审。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王绍举介绍,“人民健康号卫星★◆”医学遥感卫星极具创新性,是世界上首颗医学与遥感深度交叉的探索实例◆■■★■。
虽然已参与了8颗卫星的研制,对卫星研制和发射早已不陌生,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核心成员、人民健康号卫星总设计师王绍举依然感到这颗卫星的发射非同一般。